2022年对于青岛队来说无疑是不平凡的一年。今年,球队在中超联赛中以一场胜利开局,但随后遭遇连败、拖欠工资、主帅下课等一系列危机。如今,深陷积分榜垫底的青岛队似乎正在与中超渐行渐远。
青岛多年来一直是著名的“足球城”。然而,职业联赛20多年来,青岛足球始终未能站在舞台中央。 “足球城”这个名字是真是假?如果青岛真的是一座足球城呢?而为什么在顶级联赛中拥有一支有竞争力的球队这么难呢?更何况,在中国足球的大环境下,青岛真的具备职业足球发展的土壤吗?
本赛季青岛足球举步维艰。据青岛足球俱乐部官方微博
足球城
可惜没有一流的团队
青岛作为沿海城市,由于开港早、对外交往频繁,较早接触现代足球。 1924年,宋国模发起组建了青岛第一支中国足球队——中国足球队。到1930年代,青岛地方足球队已达百余支。
青岛悠久的足球历史使其与足球紧密相连,发展水平始终领先于省内其他地区。 1990年,尹铁生在山东青年队选拔球员时,就将青岛队球员作为自己的球队考察。
进入职业化时代后,青岛足球并没有取得太多出色的成绩。经过多年的努力,青岛足球历史上的巅峰只有青岛贝莱特在2002年足协杯上的胜利。在顶级联赛中,1998年和2011赛季的第六名已经是历史最高排名。大多数时候,青岛队都是作为保级球队出现在顶级联赛中。与另一座足球城市“八冠王”大连相比,青岛似乎很难称之为“足球城市”。
但我们仍然可以称青岛为足球之城。毕竟,青岛足球无论是人才培养的质量还是数量,早已在全国名列前茅。其中,有宿茂臻、李霄鹏、舒畅等老一代著名球员,也有活跃于第一的于大宝、李雷、刘洋、姜至鹏、王子铭等球员。中超联赛的一线队。还有谭开元、宋润通、孙启航、王涛、李苏达、李顺等新生代人才。跨越20多年的职业联赛,青岛能够相对稳定地产生足球人才,无疑是我国培养足球人才的沃土。
在基层足球和校园足球体系建设方面,青岛足球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据不完全统计,青岛有业余足球俱乐部100多家,每年举办各类业余足球比赛2000多场。全市常年参加足球活动的人口达50万余人(其中青少年30万余人)。青岛的足球后备人才建设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以“市长杯”为代表的学校足球联赛蓬勃发展,常年有近30万名学生参加足球活动。作为全国连续举办时间最长的校园足球赛事,为青岛足球培养了充足的后备力量。
为了振兴青岛足球,政府也做出了很多努力。 2019年5月6日,青岛市足球振兴促进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市会议中心召开。从战略高度、长远角度积极推进足球振兴工作,把青岛队“中超联赛”视为青岛足球的振兴。突破。
同年11月2日,黄海队不负众望,成功夺冠并超越联赛。青岛时隔6年重回中国足球第一赛场。
经过多年的努力,青岛目前拥有4支职业球队,成为中国拥有职业俱乐部最多的城市。细分四支球队来看,青岛队目前在中超联赛中。青岛海牛本赛季已成功杀入甲级联赛,青岛青年岛仍保有杀入甲级联赛的希望,而青岛红狮则成功保级,下赛季仍可征战乙级联赛。
不难看出,青岛足球在足球人才输出、足球体系结构建设、职业球队发展数量等方面都实现了较为健康、完整的发展。不过,如果把青岛足球比作一座金字塔的话,青岛足球似乎一直徘徊在底层和中间之间。在金字塔的顶端,青岛足球一直来来回回,但始终没有到达顶端。一支真正能够立足顶级联赛的球队已经诞生。 ,组建一支有竞争力的队伍,争夺冠军。
青岛基础雄厚,人才不断涌现,名企云集,天时地利人和。按理说,对于青岛来说,主场迎战中超球队甚至中超豪门,都是小菜一碟。然而,现实却完全相反。那么,青岛足球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据青岛足球俱乐部官方微博消息,吴金贵辞去青岛队主教练职务。
名企云集
但对足球不感兴趣
作为山东的经济龙头城市,青岛的很多企业都是山东、全国乃至世界的实力企业。按理说,这就是青岛发展职业足球的优势。然而现实是,青岛队一直依靠“黄海”的一家民营企业来养活自己。海牛、青年岛、红狮三支球队背后的投资人经济实力并不雄厚。
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实力对团队绩效、运营、发展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以青岛队为例。资金支持者黄海集团在青岛众多世界级企业中并不算名列前茅。其财力有些不愿意支持一支中超球队。
当时青岛队之所以能够顺利杀入中超,与市委、市政府的牵线搭桥是分不开的。以山东港为代表的企业与青岛队签署了多项赞助协议。不幸的是,这些协议只持续了一年就被中断。这也为青岛今后的拖欠工资行动埋下了伏笔。
青岛队冲进中超就像是一次“提前消费”,就像在没有偿还能力的情况下选择提前透支一样。原来的七家赞助企业中,只有青岛啤酒还在赞助,而且投资金额也很小。这对于一支中超球队来说无疑是九牛一毛。
从今年开始,青岛队就一直走在拖欠工资的道路上。直到中超开赛,长达八个月的工资拖欠让球队几乎无法进入赛区。为了缓和紧张气氛,青岛队先退还了一个月的工资,然后向球员做出了一些承诺,这才允许球队进入赛区。
青岛队深陷泥潭,而另一支青岛队海牛却一帆风顺,以中乙联赛冠军的身份闯入了中甲联赛。追根溯源,海牛队的历史文化积淀,加上优秀的青训人员,或许是球队长久繁荣的法宝。与黄海队不同,海牛是青岛最早发展职业足球的球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青岛足球的一面旗帜。而且,海牛的青训在青岛也是独一无二的,不断为球队注入血液。可以说,青岛晋级A级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不过,本赛季能够顺利晋级甲级联赛,还需要考虑经济因素。球队主教练尹铁生告诉山东商报、苏报新闻网记者,本赛季球队的投资人能够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让球员能够无后顾之忧地全身心投入到足球事业中,这对于球队来说也很重要。第一分区的成功。因素。
相关人士透露,2020年,青岛海牛为了支持球队冲击中甲联赛,在经营周转方面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出售部分资产,协助球队发展。粮草充足后,海牛队顺势冲进中联赛。不过,未来想要超越中超,甚至在中超层面有所作为,考虑到海牛背后投资方的资金实力,也绝非易事。
一般来说,一个专业的团队能否实现长远发展,健康的资金周转是一个核心因素。回到最初的话题,青岛遍地都是名企,但为什么他们就不能踢足球呢?众所周知,像青岛啤酒这样的世界知名企业,除了赞助青岛队之外,此前也曾投资过足球。看似有名的企业不少,但有实力踢球的却寥寥无几。尤其是在当前中超联赛不利的环境下,“中性名”改革政策就像一盆冷水,挫伤了很多投资者的热情。青岛不缺企业,也不缺大企业,但有多少企业有足够的意愿投资足球,或者有实力投资足球?
青岛队球员周俊辰 图据青岛足球俱乐部官方微博
人才济济
却留不住人才
青岛作为一座足球城市,一直能够比较稳定地培养人才。如今,刘洋、王子铭、李磊、于大宝、王永珀、姜至鹏、钟义豪等青岛球员都在中超级别拥有强大的个人能力。遗憾的是,这些球员目前都没有为青岛队效力。
青岛队本赛季表现不佳。除了资金不足之外,球队实力较弱也需要考虑。通过本赛季青岛队一线队的组成不难看出,球队在国内球员储备上存在严重不足。即使朱婷、邹正、刘健等球员知名度很高,但他们都已经过了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很难与过去的竞技状态相比。值得一提的是,邹正和刘健都是在青岛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并在巅峰时期转会至恒大。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状态的下滑,他们纷纷落叶归根,回到青岛为他们效力。
人才丰富却留不住,这就是青岛足球目前的困境。如果深究这个问题,归根到底根源还是“钱”字。无论是今天的青岛队,还是当年的青岛海牛,他们在顶级联赛中都以小生意为策略。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满足顶级球员的薪资要求,也很难组建一支有竞争力的争冠球队。在荣誉方面,也很难吸引玩家。正因为如此,青岛队留不住优秀的球员,而青岛球员在职业生涯初期往往不会优先为家乡球队效力。
除了职业层面,青岛足球在青训层面的人才流失也很严重。以青岛队为例,本赛季球队U23名额被上海申花租借球员周俊辰牢牢占据。另一位出场次数较多的U23球员宋润通来自青岛,但他也是申花租借球员。青岛海牛本赛季中甲联赛的两名U21球员吴星宇和谢文能也是从山东泰山租借而来。作为一座足球城市,青岛队需要从其他球队租借球员来应对U23和U21球员的出场政策,这令人尴尬。
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因为青岛足球缺乏良好的前景。不过,目前青岛的大部分顶级年轻球员的所有权并不在任何青岛球队手中。
青训层面人才流失的一种情况是,在进入职业青训体系之前,就已经被其他球队挖走。比如陈则石就直接从校园足球系统进入鲁能足校。另一种情况则让人感到无奈。多名球员接受过青岛职业青训体系的培养。在展现出发展潜力后,他们很快被招入其他各大球队的青训体系。上面提到的宋润通就出自海牛青训。 2013年,宋润通代表海牛U13参加全国U13锦标赛,并最终获得赛事MVP荣誉。此次活动之后,宋润通被申花看中,很快就离开青岛,加入申花青训。
这种情况近年来已有所体现。 2020年,为了备战全运会,青岛海牛梯队多名球员被借调到鲁能足校。其中,2006年龄段的李顺迅速成为鲁能足校2006年龄段的核心,并于今年被鲁能足校挖走。如今,青岛海牛的青训依然拥有王涛、李苏达等全国知名球员,但他们能被青岛海牛和青岛足球长期使用吗?
后金元时代
青岛足球何去何从?
青岛队未来将何去何从?根据本赛季规则,中超联赛倒数第一名的球队将直接进入中甲联赛,而倒数第二名的球队则需要与中甲联赛第三名的球队进行附加赛。一个决定双方明年比赛的联赛级别。
中超联赛第16轮战罢,青岛队陷入积分榜垫底。落后倒数二三名的天津津门虎和沧州雄狮4分,落后倒数第四的重庆队5分。差距。
在四五分差距的情况下,保住青岛足球在中超的火力似乎并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不过,考虑到中超联赛仅剩6轮,在有限的时间内,青岛队想要拿到足够的积分,希望几支保级对手同时犯错。可能性极其渺茫。
另一种比较容易实现的可能性是,青岛希望天津、沧州、重庆三支球队中的一支在几场保级关键战中连续输球并至少赢下两场比赛。这样,球队有望与中甲球队一起参加保级附加赛。
但目前来看,参加附加赛的中甲球队大概率会在浙江队和成都队之间进行。从球队的阵容厚度和近期状态来看,两队都有不俗的实力。通过附加赛也很难成功保级。
2013年成功杀入甲级联赛,2014年杀入足协杯半决赛,2019年成功杀入中超,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青岛队已经为青岛创造了足够的惊喜粉丝。
一位青岛体育资深人士坦言,青岛队追求榜首本身就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很美好,因为青岛时隔多年再次拥有中超球队。之所以错误,是因为青岛队本身的资金实力和人员配备不具备常年征战中超联赛的水平。青岛队力争超越联赛,也加大了自身企业经营的压力,这或许不是什么好事。
对于青岛队来说,能否留在中超或许并不是重中之重。球队未来能否正常继续下去,而不是重蹈北京人和的悲剧,才是更重要的。近年来,不少中超俱乐部开始启动股权重组,从单一公司投资控股向多家公司联合控股运营转变。这是后金元时代中超联赛一条可行的新出路。
此前,青岛市体育局启动了青岛足球俱乐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如果能够成功实施,至少在资金方面,青岛队的日子会比过去好很多。不过,记者通过相关渠道了解到,目前青岛队股权重组已陷入僵局,未来能否进一步推进仍是未知数。或许,这件事需要青岛队在接下来的中超比赛中展现出自己的品牌价值,让投资者认识到其投资的合理性。
即使股权重组成功,青岛足球仍需关注自身的管理问题。过去,在青岛中能,正是由于管理层和教练组的矛盾,加上未来发展的错误布局,导致中超-中甲-中乙不断降级。 。本赛季,吴金贵因与管理层沟通难以取得进展,选择从青岛辞职,不得已而为之。过去,单一持有的形式曾多次暴露出问题。如果真的成为多方共同经营,就需要进一步合理明确话语权和决策权的归属。
青岛足球,向何处去?乐观地看,随着金源足球的落潮,理性投资将是未来中国足球联赛的发展趋势。青岛足球有基础、有传承,也有体系、有潜力。未来的日子,或许会成为中国足坛的一匹“黑马”。
作为一座足球之城,青岛需要一支强大的中超球队来匹配这一赞誉。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青岛足球未来将走向何方?这个问题还有待时间来检验。
山东商报·苏报新闻网编辑 刘庆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orktoapp.com/html/tiyuwenda/7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