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马拉松喷水数量、运营机构的运营能力以及参赛者的理念意识却没有跟上,导致近年来马拉松赛事出现了一些随机组织的情况。
刚刚举办的杭州马拉松闹出了不少乌龙。由于工作人员的引导,第一名被第二名超越,不仅丢掉了冠军,还丢掉了21万元的奖金。
2018年,苏州马拉松曾有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强行交出国旗,导致选手因5秒之差丢掉冠军;同年,南宁马拉松和深圳马拉松分别诞生了短跑选手。
《厦门海沧斑马猝死算计》、《知名业余女跑冠军带路》、《跨区合理劣势》、《电路供应、吃饭打包回家》……
在种种乱象中,影响最大的当属2021年甘肃银牌举行的马拉松越野赛,由于极端天气的影响,不少参赛选手因身体不适、体温下降而失去联系,最终导致21人失联。被杀。 21起在人生中突然离世的马拉松越野惨案,给全社会敲响了警钟。
我们用4到5年的时间就走过了发达国家马拉松50年的发展历程。在此过程中,很多人对马拉松运动缺乏理性认识。
现在国内马拉松跑步市场已经是“红海”。每当有新的马拉松比赛或者之前的运营合同到期时,都会有数十家公司抢夺该项目。价格极低,恶性竞争!由于需要协调安保、交通、医疗等公共资源,“地蛇”现象也成为不少马拉松运营公司的共同特点。
马拉松为何让各方趋之若鹜?对于城市来说,马拉松赛事可以展示城市风貌,塑造城市形象;活动的成功具有品牌效应,可以成为新的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品位和国际影响力。而一场越野马拉松对于一些自然景区的品牌营销来说也是“四两斤”。除了传统媒体,很多地方也把目光投向互联网“大V”的宣传。
众多跑圈“大神”跑小比赛,报名费、交通费、住宿费组委会,全程VIP接待,动动手指发微博即可。
加之承办和承办马拉松赛事有着良好的利润,这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推广和运营“赛马”。
然而,我们要知道,生命至上,警钟长鸣!每项赛事都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生命第一,比赛第二”的宗旨。马拉松和越野赛事属于极限户外运动,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主办方要高度重视赛事的医疗保障,将生命元素放在赛事的金字塔上;选手们要放下“跑咖啡”心态,珍惜生命,学习应急常识,杜绝事故发生。好结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orktoapp.com/html/tiyuwenda/7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