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有安装flash插件
从这里下载最新版本
“鲜冬梅”三个字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意味着力量和毅力。这位两届奥运冠军的辉煌经历,留下了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女英雄形象。退役后,冼东梅成为国家队主教练、中心主任、协会主席、妻子、母亲……冼东梅被贴上了各种标签。当负担最重的时候,她微笑着形容为“三座大山”。但每次面对新的挑战,她都会脱下柔道服,总是充满激情和活力去面对。
竞争+管理,双轨登顶
对两届奥运会柔道冠军冼冬梅的采访是在她一次出差期间进行的。她发现冼冬梅和以前在电视上看到的打在榻榻米上的不一样。她总是面带微笑,说话轻声细语。离开运动场后,她把头发留成了长卷发,显得温柔又有女人味。但在谈话的过程中,她的眼里常常闪现出与众不同的光芒——决心和专注。这可以说是冼冬梅最独特的特质。
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女子柔道52公斤级冠军赛上冼东梅登上领奖台
冼冬梅是一位大器晚成的运动员。 29岁时,她获得雅典奥运会女子柔道52公斤级冠军。 2005年,冼冬梅30岁退役,2007年生下女儿,月子后不到两个月,她选择再次复出,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不可思议地再次夺得冠军。
她作为运动员的传奇经历让她的名字载入史册。但冼冬梅的脚步并不止于此。退役后,她勇敢地登上了事业的又一个高峰。 2017年至2020年,担任广东重型体育中心主任、国家柔道队主教练、中国柔道协会主席、亚洲柔道联合会副主席。担任过董事长的多个职务后,我在生活的另一个方面也收获了很多。
“其实,2002年我就已经是一名教练了。”冼冬梅笑着说道。 “当时我一边训练自己,一边训练队员,我训练得他们都快停止训练了!” “停止训练。”不是开玩笑,这几乎就发生了。当时,经常出国比赛的冼东梅像海绵一样吸收了最先进的理念和最新的训练方法。然而,当这种创新精神带回省队时,与老式观念的碰撞,难免会产生冲突。当时,冼冬梅只能通过与队员们的谈心,逐步缓和局势。
她本人是最年轻的柔道主教练
虽然有这些经历作为基础,但当2017年42岁的冼冬梅被征召成为中国柔道队历史上最年轻的主教练时,她感受到了完全不同的压力。上任第一天,冼冬梅就穿上久违的柔道服,亲自离开赛场。
“我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优秀的主教练。我只是觉得我们有那么多好的技术、那么多好的经验,我们必须传承下去。我们经历过,不会说谎。”
冼冬梅再次给团队带来了创新理念。在她接手之前,国家队成绩已经下滑,传统技术已经过时,就连冼冬梅的王牌“抱腿”技术也不再具有国际竞争力。随后,西安冬梅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聘请韩国、德国、法国教练等外籍教练团队。 “我们一直停滞不前,但国际规则在变,技术在变,我们如何才能保持不变?”冼冬梅是聘请外教团队的先驱。此前,国家柔道队仅短期聘请外教。他有一位日本教练,而当时聘请的法国外籍教练仍在国家队。
2017年至2020年,冼东梅连续担任国家队主教练三年。东京奥运会因疫情推迟,她也提出2020年结束任期返回广东。
“这三年从管理到训练,真的给了我很多。过去是别人带领我们,但这一次你要带领别人。我觉得这段经历,除了赢得奥运会之外,是另一个高度。” “这段时间,冼冬梅有过带领球队夺得世锦赛金牌的喜悦,也有亚运会金牌如此之近的失落。但回望三年的经历,她觉得自己无怨无悔,“我确实尽力了,团队也一直很团结。”
至今给她印象最深的,是团队失败后聚在一起开会的那些深夜。大家没有因为失败而沮丧、放弃,而是积极寻找问题。 “事实上,我们必须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重大改变。这并不容易,但至少大家都能认识到我们还有不足,还有改进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的精神从未消散,我们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我想这就是让我最幸福的事情。我还告诉他们,我一出生就不是奥运冠军。我不是神。我也失败过。在获得冠军之前我进行了三次手术。放弃很容易,但最难的是坚持。”
身兼三职,过三年“钢铁侠”生活
2017年去北京上岗时,家人给了冼冬梅最大的支持。为了解决两地居住的问题,冼冬梅举家搬到了北京,在距离奥体中心五六公里的地方找到了一套50多平方米的房子。她的丈夫刘波和当时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儿住在那里。进去了。冼冬梅只能利用周末的时间和他们团聚。当她需要带队出国参加奥运积分争夺时,她每周都见不到他们一次。尽管如此,家与家人之间的距离却感觉更近了。她的丈夫竭尽全力提供后勤支持。冼冬梅虽然忙碌如陀螺,但内心却感到满足。
三年来,冼冬梅每天早上六点起床。作为国家队主教练,她要集中精力训练,解决队员的心理波动,协调教练组的工作。她得抽出一些时间去训练馆旁边的协会办公室工作。作为中国柔道协会的主席,发展协会、寻找资金支持也是她的工作职责。同时,省体育局仍希望她继续兼职广东重型体育中心主任职务。她还要抽出时间远程管理广东的各项事务。她有三份工作。他们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互相牵引。冼冬梅恨不得有三头六臂,压力有如“三座大山”。每天都要忙到晚上11点。
这样的“钢铁侠”生活持续了三年。 “我每天都处于一种很兴奋的状态,虽然在天旋地转,但心里充满了激情。有时候想想,拥有这样丰富的生活还是挺值得的。”
老公支持她无忧无虑全力追求梦想
正因为如此,冼冬梅非常感谢一直默默支持她的丈夫刘波。在很多重要的时刻,正是刘博的支持,才让冼冬梅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冼冬梅与付国毅教练在脱口秀节目录制现场
比如2002年,两人登记结婚,住房和工作问题都解决了。正常情况下,他们应该进入生孩子的阶段(当时刘波30岁,冼冬梅28岁)。冼冬梅刚刚做了双腿手术。退役的想法产生了,但组织希望她继续练习,争夺雅典奥运会的金牌。正是刘波的劝说,让冼冬梅选择坚持下去,最终赢得了自己的第一枚奥运金牌。 “当时社会上对女强人有很不好的偏见,如果没有一个男人在背后支持你,很多事情都是不可能的。我真的很感谢他,他给了我精神上和生活上的支持。”让我可以无后顾之忧。”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金牌和军功奖牌,刘波的贡献有一半。 2007年生完孩子三个月后,冼冬梅决定复出。冼冬梅不敢打含激素的降乳注射液,只好喝中药断奶。她流着泪,痛苦地在床上打滚。 “当时我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开会,老公每天晚上都会过来给我开中药。”熬过断奶期后,冼冬梅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减重了11公斤,并在年底通过预选赛,参加北京奥运会。次年获得参赛资格并再次获得奥运会冠军。
“女性在职场中确实有一些先天的束缚。以生孩子为例,恢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但你是否注意到,如今女性在职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比如,上午我们召开了处级以上的会议,参加会议的很多女处长可能对体育事业有更深的感触,很多女运动员的耐力和努力程度更高,而且女运动员的数量更多。所以我认为他们比男运动员取得了成绩。有能力的女人一定要争取,在家庭中协调谁有机会、有能力做大事就去!”
采访中,冼冬梅抽空接听了女儿的电话,言语中充满了温柔。她的女儿工作日住在学校,只有周末才回家。冼冬梅还答应周日早点结束出差,回家见孩子。 “其实,女儿上小学这么多年,我和老公一直在照顾她,从来没有请过保姆,早上6点就起床给孩子做早餐,7点多送她上学。”夫妻俩也轮流出差,我很感谢我的丈夫,但我也认为事业和家庭应该尽可能平衡,我应该尽力实现自己的事业。梦想。”
着眼长远,加强人才培养,普及柔道文化
冼冬梅现为广东省体育局一级研究员。近两年,她积极参与推进优秀竞技后备人才“星选计划”,打破了以往体育选拔仅针对体校等专业对口院校的壁垒,将选拔范围扩大到包括 扩大到全社会。她组织专家组,选人到全省21所地级体校、中小学、各类体育俱乐部参加集训,选拔优秀人才选送到省队和国家队。 “去年我们做得很好,1800多人参加选星活动,1000多人完成测试,800多人入选省级集训,21人送入国家集训(国家层面)。”
此外,“明星评选计划”还接受自荐。 “我们将从这个月开始测试和筛选,从现在开始,这个通道每年开放一次,目的是打破职业球队和业余球队之间的壁垒,为想要走职业道路的人提供服务。”为人们打开一个渠道。有些孩子可能有很好的天赋,但他们自己不知道。我们要做的就是多做基层的挖掘工作,把优秀的后备人才从基层输送到更高层次。”
此外,作为一名柔道运动员,冼冬梅不再局限于金牌。她还希望从项目文化的角度来推广柔道。 “柔道有一些很好的座右铭,比如‘用好精力,繁荣自己和他人’,这意味着你应该把精力用在你的职业上,不要浪费时间;‘为自己和他人共荣’意味着尽管我我是冠军,但没有亚军就没有冠军,这个荣誉是相互的,它包含了友谊、团结等,所以柔道项目的本质还是很有文化的。”
冼冬梅的个人资料
出生年份:1975年
运动生涯主要履历: 1993年入选国家集训队,2001年第九届全运会柔道金牌。2004年和2008年两次获得奥运会女子52公斤级柔道金牌。 2009年正式退役
主要荣誉: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柔道52公斤级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柔道52公斤级冠军、第十一届全运会女子柔道52公斤级冠军
现任职务:广东省体育局一级研究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orktoapp.com/html/tiyuwenda/7226.html